峰会背景
伴随着光伏+储能装机需求全球性上涨,提前探索未来更具竞争力的新电池体系已经成为业界广泛共识。在长坡厚雪的新能源大赛道,钠离子电池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大路口。2022年以来,一大批产业链企业明显加快钠电池的产业化布局。
政策的驱动推波助澜。2022年8月,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《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(2022—2030年)》。积极支持钠离子电池等更低成本、更安全、更长寿命、更高能量效率、不受资源约束的电池技术,成为保障能源安全,加速新能源产业进程的重要布局。
市场应用未来可期。高工产业研究院(GGII)预测,到2023年全球钠电池产能需求将达到突破10GWh。至2025年,两轮电动车、低速电动车、叉车、储能和少量A00级乘用车等是钠电池率先发力的细分战场,市场空间共约 30GWh、200 亿元。至2030年,部分商用车、启停电池等也开始贡献销量,市场空间将接近 200GWh,规模将超千亿元。
要真正实现钠电池产业化,仍面临不少现实挑战,在正极技术路线、负极、装备等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突破。
钠电产业化加速给上游供应链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。钠电正极、负极、电解液、隔膜、集流体等钠电关键材料领域的企业都在加速布局,装备企业也在积极布局钠电赛道。
峰会亮点
行业首场钠电产业化应用峰会,高工旗下首场钠电峰会
车企、两轮车企业、储能企业超50家应用端企业齐聚
高工产业研究院(GGII)钠离子电池产业报告行业首发
超5家企业钠电池产品发布及展示
超100家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高层出
高工锂电、高工储能两大平台传播,超30万用户覆盖
峰会核心议程